磨光玻璃又稱鏡面玻璃,是用平板玻璃經過拋光后制成的玻璃,分單面磨光和雙面磨光兩種,表面平整光滑且有光澤。透光率大于84%,厚度為4mm—6mm。
-
中文名
-
磨光玻璃
-
外文名
-
polished glass
-
別 名
-
鏡面玻璃
-
分 類
-
單面磨光、雙面磨光
-
特 點
-
表面平整、光滑、有光澤
-
厚 度
-
4mm-6mm
目錄
-
1 玻璃介紹
-
2 二次加工
-
? 提高強度
-
? 改變形狀
-
? 表面處理
-
? 隔熱隔音
玻璃介紹
編輯
磨光玻璃就是用金剛砂、硅砂等磨料對普通平板玻璃或壓延玻璃的兩個表面進行研磨使之平坦以后,再用紅粉、氧化錫及毛氈進行拋光。
二次加工
編輯
玻璃二次制品即深加工玻璃,它是利用一次成型的平板玻璃(浮法玻璃、普通引上平板玻璃、平拉玻璃、壓延玻璃)為基本原料,根據使用要求,采用不同的加工工藝制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玻璃產品。相對一次玻璃制品而言,主要有以下功能:
提高強度
近幾年來,人們為了改變鋼化玻璃炸裂時碎片過小的現象,研制出一種叫熱增強玻璃(半鋼化玻璃)的新型產品。由于該產品不易自爆,更適用于大型規格玻璃幕墻
夾層玻璃:它是由兩片或者兩片以上的玻璃用合成樹脂粘結在一起而制成的一種安全玻璃。當它破損時碎片不會飛散。夾層玻璃生產有干法和濕法兩種形式,但干法生產是主流。中國的夾層玻璃產品最早由建材研究院開發成功。
夾層玻璃的種類很多,但主要有PVB膠片夾層玻璃、以固相水合硅酸鈉膨脹層為防火中間層的防火玻璃、以EN膠片為中間層的真空一步法夾層玻璃。真空一步法夾層玻璃不僅可生產普通安全玻璃,而且可生產帶飾物的裝飾夾層玻璃。最近光改變色裝飾夾層玻璃也已面世。
貼膜玻璃:貼膜玻璃是在平板玻璃表面貼上一種多層的聚酯膜,以改善玻璃的性能和強度,使其具有保溫、隔熱、防爆、防紫外線、美化外觀、安全等功能。目前主要用于汽車和建筑門窗、隔斷頂棚等。 貼膜玻璃根據不同的膜材,可產生不同的效果。比如,不同顏色、光致變色、導電、加溫等等。
改變形狀
眾所周知,平板玻璃一般是平整光滑的,但在使用中,人們往往需要一些具有弧度或曲面的玻璃。這就需要改變平板玻璃的幾何形狀。目前主要產品有圓弧彎曲玻璃、玻璃果盤、玻璃鍋蓋等,但他們的成型機理大致相同。
圓弧彎曲玻璃:也稱為熱彎玻璃、弧彎玻璃,屬于玻璃二次升溫至接近軟化溫度時,按需用要求,經壓彎變形而成。按彎曲程度又分為淺彎和深彎。淺彎多用于建筑裝演、汽車、船舶擋風玻璃、玻璃家具裝飾系列(如電視柜、酒柜、茶幾)等;而深彎可廣泛用于臥式冷柜、陳列柜臺、觀光電梯走廊、玻璃頂棚、觀賞水族箱等。如果在熱彎的同時進行鋼化處理就是熱彎鋼化玻璃,玻璃鍋蓋屬于此類。現在一些弧形玻璃幕墻為了保證其安全性,多采用熱彎鋼化玻璃。 [1]
表面處理
玻璃表面處理包括兩個方面:一方面是豐富玻璃表面,即利用物理或化學方式在玻璃表面上制作出不同的花紋和圖案;另一方面是對玻璃表面進行涂鍍處理。
磨光玻璃:在浮法玻璃產生之前,一些玻璃需要磨光才能達到兩個表面呈完全平行的目的。磨光玻璃就是用金剛砂、硅砂等磨料對普通平板玻璃或壓延玻璃的兩個表面進行研磨使之平坦以后,再用紅粉、氧化錫及毛氈進行拋光。
1958年我國自行設計制造的第一臺往復式磨光機在上海耀華玻璃廠建成,以適應鋼化、夾層玻璃對玻璃表面平整度的要求。1970年洛陽玻璃廠從德國引進了一套與其壓延生產線配套的單面連續磨光機組。
浮法玻璃的誕生取代了磨光玻璃。
彩繪玻璃:彩繪玻璃又稱為繪畫玻璃,是一種可為門窗提供色彩藝術的透光材料。一般是用特殊釉彩在玻璃上繪制圖形后經過烤燒制作而成,或在玻璃上貼花燒制而成,制作方法有點象陶瓷。
噴砂玻璃和蝕刻玻璃:是用4-7kg/Cm2的高壓空氣將金剛砂等微粒噴吹到玻璃表面,使玻璃表面產生砂痕,它可以雕蝕出線條、文字以及各種圖案,不需加工的部位用橡膠、紙等材料做為保護膜遮蓋起來。如果在噴砂玻璃(全部噴砂)的基礎上,再進行浸酸燒結,就會得到毛面蝕刻玻璃,也叫冰花玻璃。
彩色釉面玻璃:彩色釉面玻璃是在平板玻璃的一個側面燒結上無機顏料,并經過熱處理后制成的一種不透明的彩色玻璃。根據不同的顏料,可生產出不同色彩效果的釉面玻璃。單一色彩可用于門窗,多彩的彩釉玻璃(又叫花崗巖玻璃或大理石玻璃)可用于建筑內外墻或地面。
雕刻玻璃:人類很早就開始采用手工方法在玻璃上刻出美麗的圖案,現已采用電腦數控技術自動刻花機加工各種場所用高檔裝飾玻璃。
以上是玻璃表面處理的第一方面,即利用物理或化學的方式改變表面的光澤或繪制圖案。玻璃表面處理的第二方面就是:以平板玻璃為基板,在其表層施加一層或多層金屬或非金屬材料,被覆層使原來玻璃表面的性質改變的表面涂膜改性技術。
鍍膜玻璃:自1835年出現手工鍍銀制鏡方法之后,20世紀相繼發明了各種物理的(真空噴涂、磁控濺射等)、化學的(水解沉積、熱解沉積等)或物理——化學的鍍膜方法,六七十年代開始產業化,八九十年代迅速發展,現已可制造出數十種各具特色功能的加工制品。如鍍銀、鍍鋁、鍍硅的鏡面玻璃、熱反射膜鍍膜玻璃、低輻射鍍膜玻璃。防紫外線鍍膜玻璃、防電磁膜鍍膜玻璃、防水鍍膜玻璃、光致變電、電致變色調光玻璃、自動滅菌玻璃、自潔凈玻璃等。我國目前擁有各類鍍膜生產線300余條,形成年生產能力近億平方米。其中鏡面4500萬平方米,建筑、車輛鍍膜5000萬平方米,顯示器用ITO膜300萬平方米。
隔熱隔音
眾所周知,建筑物的門窗是保溫隔熱、節能的薄弱環節,普通單層玻璃窗的傳熱系數為6.0W/M2·k,為了滿足人們對窗玻璃的隔熱、隔音的需求,中空玻璃應運而生。隨后便發展出充氣中空玻璃和真空玻璃。
中空玻璃:是由兩塊或多塊玻璃板組成的,玻璃板之間有隔熱、隔音的空隙。中空玻璃自50年代初形成機械化小批量生產以來,發展非常迅速,在經濟發達的國家已得到廣泛的應用,除用于建筑業外,還用于車船工業和電冰箱。中空玻璃的空隙最初是干燥的空氣,目前多用熱效率比空氣低的其他氣體制造中空玻璃。原片也從單一的普通平板玻璃發展為深加工玻璃,其隔框也從空腹薄鋁型材發展為橡膠隔熱條等。我國1964年開始用手工方法小批量生產。
真空玻璃:自1893年保溫熱水瓶問世以來,就一直有人研究能否將真空技術用在玻璃上,但直到1994年才由華裔學者唐健正教授與悉尼大學科林斯教授在制造和應用上取得突破。1995年底回板玻璃公司首先獲得此項技術使用權,至今已有數眾生產線。我國尚無生產此產品的企業。
來源:http://curryupcaters.com,網站建設★網站設計★網站制作★網頁設計-599元全包;企業網絡推廣☆網站優化☆seo☆關鍵詞排名☆百度快照-2200元全年展示;做網站優化排名-網站建設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