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壘水泥土樁簡稱預制樁,適用于淤泥、淤泥質土、黏性土、粉土、砂土和人工填土等地基處理。作為地基加匿的預制樁可采用邊長150~300mm的預制混凝土樁、直徑300mm的預應力混凝土管樁、斷面尺寸100~300mm的鋼管樁和型鋼等。 [1]
-
中文名
-
預壘水泥土樁
-
外文名
-
Lei cement-soil pile
-
簡 稱
-
預制樁
-
適 用
-
淤泥、淤泥質土等
-
屬 于
-
土木工程
-
學 科
-
土木工程
目錄
-
1 制作方法
-
2 施工工藝
-
? 適用范圍
-
? 施工準備
-
3 操作工藝
制作方法
編輯
(1)混凝土預制樁可在工廠或施工現場預制。現場預制多采用工具式木模板或鋼模板,支在堅實平整的地坪上,模板應平整牢靠、尺寸準確。用間隔重疊法生產,樁頭部分使用鋼模堵頭板,并與兩側模板相互垂直,樁與樁間用塑料薄膜、油氈、水泥袋紙或刷廢機油、滑石粉隔離劑隔開,鄰樁與上層樁的混凝土必須待鄰樁或下層樁的混凝土達到設計強度的30%以后澆筑,重疊層數一般不宜超過四層。混凝土空心管樁采用成套鋼管模胎在工廠用離心法制成。
(2)長樁可分節制作,單節長度應滿足樁架的有效高度、制作場地條件、運輸與裝卸能力等方面的要求,并應避免在樁尖接近硬持力層或樁尖處于硬持力層中接樁。
(3)樁中的鋼筋應嚴格保證位置的正確,樁尖應對準縱軸線,鋼筋骨架主筋連接宜采用對焊或電弧焊,主筋接頭配置在同一截面內的數量不得超過50%;相鄰兩根主筋接頭截面的距離應不大于35倍主筋直徑,且不小于500 mm。樁頂1m范圍內不應有接頭。樁頂鋼筋網的位置要準確,縱向鋼筋頂部保護層不應過厚;鋼筋網格的距離應正確,以防錘擊時打碎樁頭;同時樁頂面和接頭端面應平整,樁頂平面軸線與樁縱軸線傾斜不應大于3 mm。
(4)混凝土強度等級應不低于C30,粗骨料用5~40 mm碎石或卵石,用機械拌制混凝土,坍落度不大于6 cm,混凝土澆筑應由樁頂向樁尖方向連續澆筑,不得中斷,并應防止另一端的砂漿積聚過多,并用振搗器仔細搗實。接樁的接頭處要平整,使上下樁能互相貼合對準。澆筑完畢應加護蓋并灑水養護不少于7 d;如用蒸汽養護,在蒸養后尚應適當自然養護30 d方可使用。
(5)預應力混凝土管樁是采用先張法預應力工藝和離心成型法,制成的一種空心圓柱體細長混凝土預制構件。它主要由圓筒形樁身、端頭板和鋼套箍等組成。
(6)當預制樁的混凝土達到設計強度標準值的70%后方可起吊,吊點根據不同樁長設置。吊索與樁間應加襯墊,起吊應平穩提升,采取措施保護樁身質量,防止撞擊和受震動。樁運輸時的強度應達到設計強度標準值的100%。堆放場地應平整堅實,排水良好。樁應按規格、樁號分層疊置,支承點應設在吊點或近旁處,保持在同一橫斷平面上,各層墊木應上下對齊,并支承平穩,堆放層數不宜超過4層。運到打樁位置堆放,應布置在打樁架附設的起重鉤工作半徑范圍內,并考慮起吊方向,以避免轉向。 [2]
施工工藝
編輯
適用范圍
預制樁施工工藝適用于工業與民用建筑中的打入式鋼筋混凝土預制樁工程。
施工準備
(1)樁基的軸線和標高均已測定完畢,并經過檢查辦理預檢手續。樁基的軸線和高程的控制樁應設置在施工區附近不受打樁影響的地點,并應妥善加以保護。
(2)處理完高空和地下的障礙物,如影響鄰近建筑物或構筑物的使用和安全時,應會同有關單位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處理。
(3)場地應輾壓平整,排水暢通,保證樁機的移動和穩定垂直,必要時填鋪砂石、鋼道板、枕木等施工措施,進行地面加固。
(4)根據軸線放出樁位線,用木橛或鋼筋頭釘好樁位,并用白灰做上標志,便于施打。
(5)打試驗樁。施工前必須打試驗樁,其數量不少于2根,確定貫人度并校驗打樁設備、施工工藝以及技術措施是否適宜。
(6)選擇和確定打樁機進出路線和打樁順序,制定施工方案,做好技術交底。 [3]
操作工藝
編輯
(1)樁機就位。打樁機就位時,應對準樁位,保證垂直、穩定,確保在施工中不發生傾斜、移位。打樁前,用兩臺經緯儀對打樁機進行垂直度調整,使導桿垂直,或達到符合設計要求的角度。并在樁的側面或樁架上設置標尺,以便在施工中觀測、記錄。
(2)起吊預制樁。先拴好吊樁用的鋼絲繩和索具.然后將索具捆綁在樁上端吊環附近處,一般不宜超過300mm,再起動機器起吊預制樁,使樁尖垂直或按設計要求的斜角準確地對準預定的樁位中心,緩緩放下插入土中,位置要準確,再在樁頂扣好樁帽或樁箍,即可除去索具。
(3)穩樁。樁尖插入樁位后,先輕捶1~2次。樁入土一定深度,再調整樁錘、樁帽、樁墊及打樁機導桿,使之與打人方向成一直線,并使樁穩定。10m以內短樁可用線墜雙向校正,10m以上或打接樁必須經緯儀雙向校正,不得用目測。打斜樁時必須用角度儀測定、校正角度。觀測儀器應設在不受打樁機移動及打樁作業影響的地點,并經常與打樁機成直角移動。樁插入土時垂度偏差不得超過0.5%。
(4)打樁。
①用落錘或單動汽錘打樁時,錘的最大落距不宜超過1m;用柴油錘打樁時,直使錘跳動正常。
②打樁宜重錘低擊,錘重的選擇應根據工程地質條件、樁的類型、結構、密集程度及施工條件來選用。
③打樁順序應根據基礎的設計標高先深后淺;依樁的規格先大后小,先長后短。山于樁的密集程度不同,可由中間向兩個方向對稱進行或向四周進行,也可由一側向單一方向進行。
④打入初期應緩慢間斷試打,在確認樁中心位置及角度無誤后再轉入正常施打。
⑤打樁期間,應經常校核檢查樁機導桿的垂直度或設計角度。
(5)接樁。
①在樁長不夠的情況下,采用焊接或漿錨法接樁。
②接樁前,應先檢查下節樁的頂部,如有損傷應適當修復,并清除兩樁端的污染和雜物等j如下節樁頭部嚴重破壞時應補打樁。
③焊接時,其預埋件表面應清潔,上下節之間的間隙應用鐵片墊實焊牢。施焊時,先將四角點焊固定,然后對稱焊接,并應采取措施,減少焊縫變形,焊縫應連續焊滿。氣溫在0℃以下時,須停止焊接作業,否則需采取預熱措施。
④漿錨法接樁時,接頭間隙內應填滿熔化了的硫磺膠泥,硫磺膠泥溫度控制在145℃左右。接樁后,應停歇至少7min后才能繼續打樁。
⑤接樁一般在距地面1m左右時進行。上下節樁的中心線偏差不得大于5mm,節點彎曲矢高不得大于1/1000樁長。
⑥接樁處入土前,應對外露鐵件再次補刷防腐漆。
樁的接頭應盡量避免下述位置,包括樁尖剛達到硬土層的位置、樁尖將穿透硬土層的位置以及樁身承受較大彎矩的位置。
(6)送樁。設計要求送樁時,送樁的中心線應與樁身吻合一致方能進行送樁。送樁下端宜沒置樁墊,要求厚薄均勻。若樁頂不平可用麻袋或厚紙墊平。送樁留下的樁孔應立即回填密實。
(7)檢查驗收。預制樁打入深度以最后貫入度(一般以連續三次錘擊均能滿足為準)及樁尖際高為準,即“雙控”,如兩者不能同時滿足要求時,首先應滿足最后貫人度。堅硬土層中,每根樁已打到貫人度要求,而樁尖標高進入持力層未達到設計標高,應根據實際情況與有關單位會商確定。一般要求繼續擊3陣,每陣10擊的平均貫入度應不大于規定的數值;在軟土層中,以樁尖打至設計標高來控制,貫入度可做參考。符合設計要求后,做好施工記錄,然后移樁機到新樁位。如打樁與要求相差較大時,應會同有關單位研究處理,一般采取補樁方法。
在每根樁樁頂打至場地標高時應進行中間驗收,待全部樁打完后,開挖至設計標高,做最后檢查驗收,并將技術資料提交總承包方。
(8)移樁機。移動樁機至下一樁位,按照上述施工程序進行下一根樁的施工。 [3]
來源:http://curryupcaters.com,網站建設★網站設計★網站制作★網頁設計-599元全包;企業網絡推廣☆網站優化☆seo☆關鍵詞排名☆百度快照-2200元全年展示;做網站優化排名-網站建設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