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像雕塑

閱讀 ?·? 發布日期 2021-01-30 14:26 ?·? admin
迄今發現最古老的人像雕塑,屬新石器時代氏族公社繁盛階段的遺物。從作品質料來看,陶塑人像所占比重最大,石雕與骨雕人像僅有少量出土。 中文名人像雕塑外文名Portrait sculpture分 類陶塑,石雕,玉雕,骨雕最古老雕塑氏族公社繁盛階段的遺物 目錄 1 人像雕塑 2 陶塑人像 3 石雕人像 4 玉雕人面 5 骨雕人像 人像雕塑編輯 中國迄今發現最古老的人像雕塑,屬新石器時代氏族公社繁盛階段的遺物。原始社會人像雕塑對探討社會發展進程、研究造型藝術與意識形態的歷史,具有重要意義,所以歷來深受人們的重視。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是歷年來出土原始社會人像雕塑較多的地區。進入20世紀80年代之后,遼寧西部的紅山文化遺址,也有引人注目的新發現。 陶塑人像編輯 裴李崗文化陶塑人頭 為迄今所知黃河流域年代最早的一件陶塑人像,于1977~1978年在河南密縣莪溝北崗遺址發現,屬距今7000多年前的裴李崗文化遺物。頭像用泥質灰陶制成,高約4厘米,頸下部分殘缺;作扁頭平頂、寬鼻深目、前額陡直、突頦縮嘴的造型,具有老年婦女的形貌特征,可能是當時受人尊敬的氏族老祖母形象。其塑造技法比較稚拙,但是,從其信手捏成,略加錐劃即現老嫗特征的作法來看,不失為質樸傳神的原始社會雕塑佳作。 仰韶文化陶塑人像 出土于渭河流域及黃河中游地區的仰韶文化陶塑人像,數量較多,形式豐富,通常包括圓雕頭像、圓雕人像、浮雕人面,以及裝飾著圓雕頭像的陶壺、陶瓶等。 仰韶文化圓雕頭像,以西安半坡出土者年代最早,屬距今約6800年前的半坡類型遺物。頭像高4.6厘米,用細泥捏塑而成,陶色灰黑,塑工較粗。面部略呈方形,五官皆用泥條或泥片捏合,嘴唇已脫落,眼眶及耳孔皆錐刺而成,頭頂到頸部貫穿小孔。其捏塑手法與形貌,和裴李崗文化雕塑人頭相仿,不少研究者認為這件頭像也是氏族老祖母的形象,反映了婦女在當時享有崇高的社會地位。 圓雕少女頭像(甘肅禮縣高寺頭出土) 陜西黃陵出土的圓雕頭像,系仰韶文化中晚期的作品。頭像以細泥紅陶制成,鼻梁作脊棱狀,方頦,錐挖成的眼睛呈現出瞠目驚恐的形貌,可能是原始社會巫術活動中作為祛祟禳災的法物。 仰韶文化圓雕人像,在陜西寶雞北首嶺、臨潼鄧家莊曾有發現。寶雞北首嶺下層1977年出土者,頭部殘缺,僅存跽坐狀的身軀,雙臂用泥條粘附而成,雙手置于腹下,并在泥胎上刻畫出手指。據放射性碳素測定,為距今7000年前的遺物,早于半坡類型。臨潼鄧家莊1978年出土的陶塑人像,以泥質灰陶捏塑而成,為距今約6000年前的廟底溝類型遺物,出土時僅存上半身,臉型豐滿,眉目清秀,頭戴無沿帽;胸部偏上處,左右各有一圓孔,兩臂已缺;從保存狀況來看,仿佛是女孩的胸像。 仰韶文化陶塑浮雕人面,在甘肅天水柴家坪,陜西華縣柳枝鎮、隴縣、寶雞北首嶺、扶風姜西村等地均有出土。天水柴家坪1967年出土的陶塑人面,殘高25.5厘米,寬16厘米,細泥紅陶質,塑工相當細膩,額上有隆起的披發,眉弓清晰,耳垂有穿孔,作張嘴欲語狀。華縣柳枝鎮和隴縣出土者,均似娃娃的臉型,作品體現了疼愛孩子的深情,從一個側面反映了血緣紐帶的緊密。寶雞北首嶺上層出土的陶塑人面,細泥紅陶質,殘高7.7厘米,須眉涂黑彩,神態威武,顯然是中年男子的形貌。扶風姜西村采集的一塊浮雕人面,原是夾砂紅陶罐口沿下方的附飾物,錐刺成的雙目,外眼角向下傾斜,鼻尖微鉤,嘴角上翹,顴骨低平,兩腮有輕微起伏,塑工洗練潑辣,生動地刻畫了一位老漢的憂郁神態。 陶塑浮雕人面 (甘肅天水柴家坪出土) 用圓雕人物頭像裝飾的陶壺或陶瓶,也始于仰韶文化,陜西長武縣和商縣,皆有仰韶文化人頭形器口紅陶壺出土。商縣出土的陶壺,通高約22厘米,壺口部分捏塑著一個發辮盤頂、笑容可鞠的女孩頭像,人物造型堪與甘肅禮縣高寺頭出土的圓雕少女頭像媲美,而形象的完整性過之(見彩圖人頭形陶壺(仰韶文化)陜西商縣出土)。甘肅秦安大地灣1973年出土的人頭形器口彩陶瓶,通高31.8厘米,細泥紅陶質,在瓜子形的臉龐上,堆塑著清秀的五官和劉海型的披發,鼻翼微鼓,生趣盎然。瓶口設在人像頭頂,瓶身繪三列由弧線三角紋和柳葉紋組成的黑彩圖案,具有廟底溝類型特征,屬距今5600年前的遺物。造型設計頗完整,宛如身穿花襖的小姑娘。在秦安大地灣第九發掘區H831灰坑中,還出土一件堆塑著3個人面的陶器器口,每個人面占器口圓周的1/3,其中2個似為成年人,1個為小孩模樣,發掘者認為這件多人面陶器口反映了仰韶文化晚期的家庭組合狀況。 人頭形器口彩陶瓶 (甘肅秦安大地灣出土) 馬家窯文化陶塑人像 發現于黃河上游的甘肅、青海兩省,基本上都是陶器上的附飾物。 馬家窯文化前期(包括石嶺下類型和馬家窯類型)的陶塑人像,多數還是女性的形象,男性形象僅占少數。甘肅秦安寺嘴1975年出土人頭形紅陶瓶,屬距今5100年前的石嶺下類型遺物,瓶高26厘米,器表施橙黃色陶衣,瓶口塑一個額上有短發、耳垂有穿孔的人物。眼眶用泥條圈貼而成,顯得炯炯有神。青海大通后子河馬家窯類型墓地,1978年出土一件人像陶甕,夾砂黃陶質,器身已殘,器肩部位堆塑著一位淺浮雕的女孩形象,像高11.5厘米,五官錐劃而成,體型瘦弱,神態悲傷,頭側垂發辮,整體作揮臂邁步狀。這件人像陶甕可能是為裝斂一位夭折女孩而特制的。此外,傳為甘肅出土的一件馬家窯類型旋渦紋彩陶勺,柄端捏塑成人頭,嘴巴旁邊繪黑圈,頗似有胡須的男子頭像。這種男女塑像共存的狀況表明:甘肅、青海地區在馬家窯文化前期,氏族公社尚處在由母系向父系過渡的劇烈變革階段。 馬家窯文化后期(包括半山類型和馬廠類型),伴隨著父權制的確立,裝飾在陶器上的人物,幾乎都是男子的形象。甘肅東鄉、寧定等地出土的 3件半山類型人頭形器蓋,或在嘴巴及兩腮部位畫著胡須,或在臉上畫著黑色的直線紋和鋸齒紋,形貌獰猛,論者稱之為古代黥面文身習俗的寫照,或系裝扮成野獸的獵人頭像,而按照當時的社會分工,狩獵是男子的職業。此外,青海樂都柳灣馬廠類型墓地出土一件人頭形器口彩陶壺,塑造了一位中年男子閉目養神的模樣。 70年代中期,青海樂都柳灣曾出土一件引人注目的人像彩陶壺,屬距今4000多年前的馬廠類型遺物,作者運用浮雕與彩繪相結合的手法,在壺頸和壺腹上部,堆塑著一位正面站立的裸體人像,不少研究者根據人像嘴旁涂黑彩和乳房很小等特征分析,認為是男子形象,反映了當時流行男性崇拜的習俗;但是從刻畫的性器官形狀來看,有的研究者又認為是女性的形象,或認為兼有男女兩性特征的復合體。(見彩圖人像彩陶壺(馬家窯文化) 青海樂都柳灣出土) 人頭形陶容器蓋 (甘肅東鄉出土) 龍山文化陶塑人面 在黃河中下游地區已發現兩件。其一,1958年出土于河南陜縣七里鋪,在一塊夾砂灰陶片上,用堆塑和錐鏤的方法,塑造一個五官清晰的人面,雙目錐透成孔,右臉稍殘,用途不明,屬河南龍山文化遺物。其二,1960年出土于山東濰坊姚官莊,屬距今約4200年前的典型龍山文化遺物,高約 4厘米,陶色深灰,用浮雕手法制成,堆塑的嘴唇已脫落,但鼻、眼、眉弓刻畫清晰,體面轉折處理恰當,似具男子面容特征。 紅山文化雕塑婦女像 內蒙古赤峰西水泉紅山文化遺址,1963年出土一件小型陶塑婦女像,頭部殘缺,殘高3.8厘米,泥質褐陶,捏塑而成,胸前突起乳房,腰部較細,下半身呈□叭座狀。80年代初期,遼寧喀左東山嘴一處距今約5400年前的紅山文化祭祀遺址,出土若干陶塑女裸像,小型立像殘高5~5.8厘米,大型坐像相當真人的1/2,頭部皆殘缺,軀體具有孕婦特征。1983年10月,在遼寧省建平、凌源二縣交界處的牛河梁,發現又一處紅山文化祭祀遺址,推測原來是一座女神廟,出土一件面涂紅彩的泥塑女神頭像,頭高22.5厘米,面寬16.5厘米,形體與真人相當,額上塑一圈突起的圓箍狀飾,眼睛用淡青色圓餅狀玉片制成,整個頭像呈揚眉注目、掀動嘴唇的說話形狀,頗有幾分神秘的格調,塑工細膩生動(見彩圖泥塑女神頭像(紅山文化)遼寧牛河梁出土)。附近還發現人像的肩、手、臂膀、女性乳房等泥塑殘塊。有跡象表明:在神殿主室中心,原先塑有型體更大的女神像。據初步研究,它們是生育神和農神(地母神)的象征,同時也是母權制遺風的體現。牛河梁女神頭像具有很強的藝術表現能力,揭示了中國原始社會雕塑輝煌的新篇章。 新開流文化陶塑人像 1972年秋采集于黑龍江密山新開流遺址的墓葬區,造型頗似人物胸像,以夾砂灰陶制成,錐劃出五官,作尖頂、睜眼、有須、方頦的模樣,風格古樸,具有古代漁民的裝束特點,屬距今約6000年前的新開流文化遺物。 河姆渡文化陶塑人像 1973~1978年出土于浙江余姚河姆渡遺址。在遺址第三文化層,先后出土兩件距今約6000多年前的陶塑人像:①長橢圓形人像,高約4.8厘米;②陶塑人頭,高4.5厘米。這兩件皆捏塑而成,顴骨突出,造型稚拙。遺址第二文化層為距今5200年前的堆積,從中出土一件陶塑人頭,高4厘米,外眼角上挑,顴骨突出,精神飽滿,塑工比前期進步,造型特征有明顯繼承關系。兩件頭像似乎皆是男子的面容。 馬家浜文化陶塑人像 浙江海寧彭城遺址,1959年4月曾出土一塊刻畫著人面紋的灰陶圈足殘片,人面長3.5厘米,寬4.1厘米,五官清晰,作雙眉相連、尖下巴的造型,形狀有些像猴,屬馬家浜文化遺物。1980年春,在浙江桐鄉羅家角遺址第二層出土一件陶塑男裸像,屬距今約6000年前的馬家浜類型遺物。人像系捏塑而成,陶色淺褐,整體作站立姿態,頭及雙臂皆殘,身高6.5厘米,胸腹前鼓,臀部后突,兩腿微張,腹下塑出形態夸張的錐形男性生殖器。考古學界有馬家浜文化“處于母系氏族階段”的說法,而桐鄉羅家角出土的陶塑人像卻具有父系氏族社會男性崇拜的特點。 薛家崗文化陶塑人面 1981~1982年出土于安徽望江汪洋廟遺址上文化層(第二層),屬薛家崗文化后期遺物;在高13.4厘米,直徑6.5厘米的夾砂紅陶圓柱體上端,捏塑出左右相連的兩個人面,鼻梁凸起,眼、嘴皆錐劃而成。 大溪文化陶塑人頭 1978年冬出土于湖南安鄉湯家崗遺址下層,屬距今約6000年前的大溪文化早期遺物,頭像以泥質紅陶制成,背面凹陷,正面凸起,眉骨、鼻梁及吻部均明顯突出,高4厘米,似為老人頭像。 青龍泉三期文化陶塑人像 1979年夏出土于湖北天門鄧家灣遺址,為距今約4000年前的青龍泉三期文化(即湖北龍山文化)遺物。人像共兩件,以泥質紅陶捏塑而成,皆作跽坐狀的男子,高約7.5厘米。其一,頭頂挽髻,兩手籠套在袖口內,環垂腹前;其二,發式扁平,雙手交疊置腹前,頭部耳、鼻甚顯,眼、嘴模糊,造型頗具淳樸之天趣。類似作品,以前在鄂東北圻春易家山遺址亦有出土,唯保存狀況稍差。 石雕人像編輯 迄今發現不多,大致包括圓雕石刻人像和浮雕石刻人面兩類。 圓雕石刻人像 已發現兩批:①1983~1984年在遼寧東溝馬家店鄉后洼屯遺址下文化層,出土幾件滑石雕刻的小型圓雕人頭,刻工粗獷,造型古樸生動,屬距今6000年前的遼東地區新石器時代早期石刻藝術作品。②在河北灤平金溝屯遺址,曾出土一批大小不同、姿態各 異的石刻圓雕人像,大者立姿,高 0.334米,眉目清秀,雙手附于胸下,雙足相連,足底呈圓錐形,便于戳立土中;小者高6厘米,作舉手盤腿的姿態,五官與表情均甚模糊;從伴出之字紋陶器來看,這批石雕人像可能是紅山文化晚期遺物。 浮雕石刻人面 共發現2件。1959年四川巫山大溪64號墓出土的一件,以質地細膩的黑色火山巖雕成,平面呈橢圓形,高6厘米,寬3.6厘米,厚1厘米,正反兩面皆浮雕著臉頰豐腴、瞠目張嘴的人面,頂端有2個穿孔,屬距今6000~5000年前的大溪文化晚期遺物。另一件于1973年出土于甘肅永昌鴛鴦池51號墓,白云石雕成,高3.8厘米,寬2.5厘米,平面亦呈橢圓形,在鼓起的正面,用黑色膠狀物粘結白色骨珠以表現人面的五官,神態與巫山大溪出土者相似,頂端有1個穿孔,屬距今4300~4000年前的馬家窯文化馬廠類型遺物。 浮雕石刻人面 (四川巫山大溪出土) 此外,還發現兩件玉雕人面:①1976年出自陜西神木石峁龍山文化墓葬,以玉髓雕成,高4.5厘米,寬4厘米,作頭頂束髻、鷹勾鼻、微張嘴的側面頭像,陰線刻成的眼睛巨大醒目,臉頰部位透雕一圓孔。②70年代中期采集于山東滕縣崗上村,屬大汶口文化中期的玉雕作品,人面高3厘米,寬3.6厘米,正面磨光而微鼓,用陰線刻出五官和臉部輪廓,雙目有神,背面有帶穿孔的凸脊。 玉雕人面編輯 以上4件石刻與玉雕人面,均作瞠目張嘴的形狀,并且均有供系繩佩掛之穿孔,推測其用途是原始社會巫術活動中禳災辟邪的護身符。 骨雕人像編輯 1982年 4月出土于陜西西鄉何家灣遺址,屬距今約6000年前的仰韶文化北首嶺類型遺物。頭像以動物肢骨作材料,用石質雕刻器刻成,呈圓雕形式,高2.5厘米,頭頂直徑1.6厘米,頸下的軀體已殘缺。雙眉和嘴巴刻成凹槽,雙目呈半球狀鼓起,嘴唇微凸,鼻梁呈三角形。此頭像正視與側視效果均佳。

為您推薦